“重修”中国古代廉耻文化传统
2009-11-10

“重修”中国古代廉耻文化传统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袁济喜 陈建农

当代许多人荣辱是非颠倒,深层的原因是廉耻观念的沦丧。在当代中国社会中,许多人除了基本的公平与公正等公共道德的缺失外,还表现出深层的精神信念的虚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块值得我们今天重视的领域,这便是廉耻文化。廉耻观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本体意义的价值观念,它涉及中国道德礼义文化的最内在的层次,是一种将观念与信仰、理性与情怀相联系的意蕴,兼备情感与理性的因素,直指心性的底蕴,先秦儒家学说给予极大的关注,嗣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发展开来,在宋明理学中达到成熟的境致。

  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中的这一块领地,目前人们并没有认识清楚,面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由于道德缺失而出现的不和谐音,人们往往将中国道德文化的建设视为一般道德规范的修整以及思想观念范围的事情,而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去开掘,因而往往变成一般的口号,收效并不显著。

  在先秦儒学道德思想体系之中,廉耻与道德问题联系密切,是人性建设的要本所在,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耻观与荣辱观,以及道德礼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说来,廉耻是人性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区别兽性之所在。而荣辱观属于显在的运用,礼义观念则是建立在二者之上的一种道德规范。孔孟的思想以“仁者爱人”为基本核心,他们认为,人与禽兽不同的根本标志是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看有没有仁爱之心与羞恶之心即耻辱之心。孔子、孟子论廉耻时,主要谈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自尊自爱,能够在荣辱观与耻感上分辨是非曲直,从而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犹其有四肢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强调人的恻隐之心与羞恶之心是人性最根本的两项内容,辞让与是非等行为规范都建立在这两项道德与人性的基础之上,因为前者是出自内心的道德信仰。

  第二,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人格,应当树立荣辱是非观念,荣辱是非观念与廉耻观念相比,是显在的表现形态。而廉耻观念是更为根本的东西。比如《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与学生子贡的对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是说,一个君子最根本的要行己有耻,就是在行动的时候,要时时刻刻记住什么是荣辱。孔子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生活艰苦为耻,这样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论道与交往的。这样,孔子就从正反两方面将廉耻与荣辱问题相结合,告诉他的弟子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不可耻的。

  第三,廉耻观不仅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个体道德,而且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孔子多次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当权者要为民作则,政令通行。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下》)也就是说,君主如果实行仁义,则庶民莫不乐为仁义。孟子还将统治者是否能够推行仁政作为荣辱的标准。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孟子·公孙丑下》)这是说,仁者为荣,不仁则辱。统治者讨厌羞辱,但是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就好比讨厌潮湿却喜欢居住在低洼之地一样,岂非互相矛盾吗?所以,孟子规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尊德贵士,刑罚公平。这种好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官场上也得到传承,比如下面几段话颇为后人所赞扬:

  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辞加衔疏》)

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清碑官箴》)

惟俭或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即使在今天,这些官箴也没有失去其借鉴意义,对于官场廉耻之道的建构也未尝没有教益。中国古代是一个讲究礼义文明的社会,以德治国是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因此,与西方相比,廉耻与荣辱观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是立国建邦、实现和谐的根本所在。不管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它,但在中国古代,它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文化遗产。比如先秦时的典籍《管子》的《牧民篇》中提出:国

  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这段话可谓说尽了人们重视道德荣辱观建设的重要性,礼义廉耻可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四项基本道德原则。古人认为礼义廉耻是国家所以为国家的四块基柱,如果四个基柱倒了则国家必然覆亡。其中廉耻乃是四维中的根本。管子所谓牧民就是治理百姓,管理国家,作者认为,牧民之道,在于树立礼义廉耻这四维,这些话今天看来也启人深思。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五千年文明连续不断,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证明。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命力强盛的精神纽带。然而,当代许多人荣辱是非颠倒,深层的原因是廉耻观念的沦丧。在当代中国社会中,许多人除了基本的公平与公正等公共道德的缺失外,还表现出深层的精神信念的虚无。诚信的缺失与人伦的丧失,使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日趋紧张与恶劣。在号称学术殿堂的高等学府与研究院,这些情况也毫不逊色。

  最近出现的全民娱乐化的倾向,更是浸淫道德文化与学术文化领域,变成消解廉耻、颠倒荣辱、混淆是非的烂泥塘,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开来。在全民娱乐化的风气下,一些事关起码的廉耻与道德是非的事情,经过无良传媒与网络哄客的喧哗炒作,常常最后被弄得无是无非,一塌糊涂,严肃的学术与公共道德在全民娱乐化的腐蚀下,失却了严肃神圣的精神品格,成了媚俗炒作的器具。就连古代的圣人元典也未能幸免。在学术大众化的幌子下,古人元典中严肃而深刻的思想蕴含变成了廉价的消闲谈资与无聊说部。我们说过,中国文化本来缺少宗教的敬畏感,学术文化与思想文化承担着精神信仰与精神家园的守护功能,所谓“发愤著书”便是这种精神人格的写照,如今,连这块圣洁的地方都被吞食,其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孔子当年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代的那些贤人做学问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今天的所谓“学者”则是为别人服务。不知今天那些借古人来走红的“大学教授”,是不是应了孔子的这句话。现在中国的俗滥娱乐化已经越过了起码的底线,漫及学术领域,弄得乌烟瘴气,这些现象值得我们警觉与重视,并加以切实纠正。

  为了修复廉耻,重建伦理文化,首先,需要尽快使民生得到改善,真正实现大同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的荣辱廉耻观毕竟是在现代社会中形成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物质发达程度决定了道德观的基础。我们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来谈荣辱观。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需要尽快地建立公平与公正的社会政治与法制机制,净化社会风气,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辱观念。如果没有公平与公正的民主与法制基础,一味空谈道德荣辱观是难以做到改善社会道德现状的。同时,要充分开发与利用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与道德文化的资源,努力培养国学人才,传承文明,也是我们建设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的道德文化基础。